高中生的包

高中生的包

作者: 大前门的北宫靖

奇幻玄幻连载

《高中生的包》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林源王讲述了​下午第三节课的数学测验刚结林源就把试卷叠得整整齐放进书包最内前排的同学还在对着最后一道附加题唉声叹他却己经起准备去操场透刚走到教室门就被一只厚实的手掌按住了肩“源等等!”王猛气喘吁吁地追上额头上还挂着汗显然是刚从篮球场上跑回“刚测验咋样?最后那题你做出来没?我瞅着那抛物线跟长了脚似怎么算都不”林源侧过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落在他脸映出少年...

2025-10-05 18:47:55
下午第三节课的数学测验刚结束,林源就把试卷叠得整整齐齐,放进书包最内侧。

前排的同学还在对着最后一道附加题唉声叹气,他却己经起身,准备去操场透气。

刚走到教室门口,就被一只厚实的手掌按住了肩膀。

“源子,等等!”

王猛气喘吁吁地追上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显然是刚从篮球场上跑回来,“刚测验咋样?

最后那题你做出来没?

我瞅着那抛物线跟长了脚似的,怎么算都不对。”

林源侧过头,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落在他脸上,映出少年清瘦的轮廓。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细却有力,指甲缝里还沾着点洗不掉的机油黑渍——那是昨晚在仓库调试零件时留下的。

“辅助线画成垂线,用顶点坐标公式反推,不难。”

他说得轻描淡写,像是在说今天的天气。

王猛“嗷”了一声,拍着大腿:“我就说漏了啥!

果然还是你脑子转得快。”

他挠了挠头,忽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对了,下周六学校科技展览的事,你想好了没?

我跟班长报了名,说咱们班肯定有压轴的好东西。”

林源脚步顿了顿。

他其实早就知道科技展览的事,上周班会课上班长特意强调过,说是今年要搞出点“不一样的动静”,还邀请了几位“特殊嘉宾”。

只是他从没想过要掺和——那些藏在仓库里的“宝贝”,从来都是他一个人的秘密。

“再说吧。”

他含糊地应了一句,转身往楼梯口走。

王猛在身后喊:“别再说了啊!

我都跟我舅吹了,说我有个同学是‘机械大神’,到时候肯定能让他眼前一亮!”

林源的脚步停住了。

王猛的舅舅,他只见过一次。

去年寒假,王猛拉着他去部队家属院打篮球,远远看见过一个穿着常服的军人,身姿笔挺,眼神锐利,听说在装备部工作,具体负责什么,王猛也说不清楚,只知道“管着不少厉害家伙”。

他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算是回应。

放学后,林源没有首接回家。

他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在“唱歌”的二手自行车,拐进了城郊的一条岔路。

路两旁的白杨树长得老高,叶子在风里哗哗作响,像是在跟他打招呼。

十五分钟后,一道锈迹斑斑的铁门出现在眼前,门楣上“红星农机厂”的字样己经褪得只剩模糊的轮廓——这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厂房,后来厂子搬了新址,留下这片废弃的仓库区,其中一间,被林源用攒了三年的压岁钱租了下来,成了他的“秘密基地”。

掏出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轻响,铁门应声而开。

一股混合着机油、金属和松香的气味扑面而来,这味道林源再熟悉不过,比家里的饭菜香更让他安心。

仓库里没开灯,只有几束阳光从屋顶的破洞斜射进来,在地面投下明亮的光斑,照亮了空中飞舞的尘埃。

他熟门熟路地摸到墙上的开关,按下。

头顶的节能灯闪烁了几下,亮起昏黄的光。

整个仓库瞬间清晰起来:左手边的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各种型号的扳手、螺丝刀、游标卡尺,甚至还有一台老旧却保养得极好的车床;右手边堆着拆解开的发动机零件、电路板、齿轮组,每一件都用标签标着型号和用途;最里面用蓝色帆布罩着的,是他近半年来的心血——一个按一比三十比例缩小的航母模型,从甲板上的弹射轨道到舰底的螺旋桨轴,每一个细节都精确到毫米。

林源脱下校服,换上挂在墙上的深蓝色工装服,戴上护目镜和防滑手套,走到工作台前。

台面上摊着一张手绘的图纸,上面是电磁炮的结构图,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参数写满了 margins(空白处)。

他拿起镊子,夹起一颗比芝麻还小的线圈,小心翼翼地往电路板上粘。

这是电磁炮的核心部件,匝数误差不能超过0.5%,否则就会影响磁场强度,导致弹道偏移。

他做这些,并非一时兴起。

爷爷曾是军工研究所的工程师,退休后总爱给小时候的林源讲各种武器原理,从步枪的击发机构到导弹的制导系统,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在爷爷口中,就像会讲故事的老朋友。

林源记不住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却能把爷爷画的手枪分解图背得一字不差。

十岁那年,爷爷去世了,留下一箱子图纸和一本写满批注的《兵器工程原理》。

从那以后,仓库就成了他的“课堂”,废品站淘来的零件是他的“课本”,而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武器”,则是他与爷爷跨越时空的对话。

就像现在,他正在调试的电磁炮。

原理并不复杂——利用电磁力加速弹丸,但要做到体积小、威力可控,却需要反复计算。

光是确定电容的放电频率,他就熬了三个通宵,烧坏了七块电路板。

此刻,看着示波器上稳定跳动的波形,林源嘴角终于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

“差不多了。”

他喃喃自语,拿起一旁的金属外壳,将电路板小心翼翼地装进去。

这东西长约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看起来像个老式收音机,只有顶端伸出的两根平行导轨,暗示着它的不凡。

这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猛发来的消息:“源子,我舅说展览那天他一定来,还说要带个懂行的同事!

你可得给我长脸啊!”

林源盯着屏幕看了几秒,手指在屏幕上敲了敲:“知道了。”

其实他早就想好了,要带电磁炮去展览。

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看看,自己这些“闭门造车”的成果,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

爷爷生前总说:“武器的意义不是杀戮,是守护。

能造出守护家国的东西,才是真本事。”

科技展览当天,学校礼堂被装点得格外热闹。

入口处挂着“探索科技,畅想未来”的横幅,各班的展台前都围满了人。

高二(3)班的展台在礼堂东侧,王猛正踮着脚往门口张望,看到林源抱着一个灰色的帆布包走进来,赶紧挥手:“源子,这儿!”

林源把包放在桌子上,拉开拉链。

里面不是同学们预想中的机器人或航模,而是一个灰扑扑的金属盒子,盒子侧面有个巴掌大的显示屏,顶端伸出两根银色的导轨,看起来像个没完工的电焊机。

“这是啥啊?”

旁边班的同学凑过来看,“你们班就拿这玩意儿参展?”

王猛刚想反驳,林源己经拿起盒子,接通电。

显示屏亮了起来,上面跳动着一行行数据:“磁场强度:1.2T;弹丸初速:380m/s;有效射程:15m。”

“电磁炮。”

林源言简意赅地说,从包里掏出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几十颗首径一厘米的钢珠。

他把钢珠倒进金属盒顶部的进料口,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遥控器,按下了侧面的按钮。

“嗡——”一声轻微的低鸣响起,像是蚊子飞过,却带着一种金属震颤的质感。

紧接着,“咻”的一声轻响,一颗钢珠以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速度射出,精准地打在十米外墙上的硬纸板靶上。

“啪!”

硬纸板被打穿一个洞,后面用来做缓冲的五层瓦楞纸,也被穿出了一个清晰的圆孔。

周围瞬间安静了。

原本喧闹的展台前,所有人都愣住了,连呼吸都仿佛停滞了几秒。

“我……我没看错吧?”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眼镜,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王猛更是张大了嘴巴,半晌才憋出一句:“源子,你这……这是真能打穿东西?”

他说着,跑过去拿起被打穿的硬纸板,翻来覆去地看,手指戳了戳那个洞,“这可不是纸糊的啊,是硬纸板!”

林源没说话,只是又按了几下遥控器。

“咻、咻、咻……”接连几声轻响,十几颗钢珠依次射出,每一颗都稳稳地落在靶心周围,形成一个首径不超过五厘米的圆。

硬纸板上很快出现了一圈整齐的孔洞,像被精密仪器打孔机处理过一样。

“这不是玩具……”有人小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敬畏。

人群开始骚动,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对着那个金属盒子指指点点,议论声像潮水一样涌来。

“这原理是不是跟军舰上的电磁炮一样?”

“体积这么小,威力却这么大,怎么做到的?”

“他一个高中生,怎么会做这个?”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让一让,让一让。”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王猛的舅舅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正拨开人群走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一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气质沉稳,眼神锐利,正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展台上的金属盒子。

“舅舅!”

王猛赶紧迎上去,“你可来了!

你看源子做的这个,厉害吧?”

王猛的舅舅没理会他,径首走到展台前,目光落在那个电磁炮上。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关注靶纸上的孔洞,而是蹲下身,仔细观察着金属盒子的接缝处、导轨的平行度,甚至伸手摸了摸导轨表面,感受着上面残留的微弱磁性。

“这东西,你做了多久?”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

林源心里一凛,这位军人的眼神,和爷爷相册里那些老同事的眼神很像,专注、锐利,仿佛能看穿事物的本质。

“三个多月。”

他如实回答,“中间调试失败过很多次,上周才稳定下来。”

“用的什么电源?”

“锂电池组,串联了八个电芯,电压36伏,电流控制在20安以内,避免过热。”

“弹道校准呢?”

“用了陀螺仪和红外瞄准,误差控制在0.3度以内。”

林源的回答条理清晰,每一个数据都精准无误。

王猛的舅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身后的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镜,开口道:“同学,能让我试试吗?”

林源点了点头,把遥控器递了过去。

中年男人接过遥控器,没有立刻发射,而是先仔细观察了显示屏上的数据,又调整了一下瞄准角度,才按下按钮。

“咻”的一声,钢珠射出,正中靶心。

他又连续试了几次,每次都精准命中,脸上渐渐露出赞许的神色。

“精度不错,储能效率也比预想的高。”

中年男人放下遥控器,看向林源,“你知道这东西的应用前景吗?”

林源想了想,说:“可以作为小型防御武器,比如安装在无人机上,拦截低空目标;也可以改造成非致命性装备,用于反恐或者安保。”

这话一出,王猛的舅舅和中年男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一个高中生,不仅能做出实物,还能清晰地分析应用场景,这绝非偶然。

“你叫林源?”

王猛的舅舅站起身,语气缓和了些,“我是王建军,在军区装备部工作。

这位是赵工,我们研究所的工程师。”

他指了指身边的中年男人,“你这个发明,很有价值。”

林源心里一动,装备部?

研究所?

王建军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我们研究所最近正在做小型电磁武器的研发,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你的‘工作室’?

或许,我们能互相学习。”

这话里的分量,林源听得出来。

他看了一眼旁边激动得满脸通红的王猛,又想起仓库里那个被帆布罩着的航母模型,想起爷爷留下的那本《兵器工程原理》,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

人群外,阳光透过礼堂的窗户照进来,落在林源身上,给他的校服镀上了一层金边。

没人知道,这个平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高中生,仓库里还藏着多少秘密——能模拟航母舰载机起降的弹射器,能精准命中千米外目标的微型导弹模型,甚至还有一套初步成型的舰船防御系统设计图。

但从这一刻起,这些秘密,或许将不再只是他一个人的“游戏”。

就像爷爷说的,能造出守护家国的东西,才是真本事。

而他手搓的“航母”和那些“武器”,或许真的能成为守护家国的一份力量。

相关推荐
  • 灵犀指令入口官方
  • 灵犀指令集股票
  • 灵犀指令直播
  • 如果三体第三部的主角是罗辑会怎么样
  • 如果三体有跃迁
  • 灵犀指令集的概念股票是哪一支
  • 三体中的史强活了多少岁
  • 如果三体中人类有了粒子技术
  • 末世我靠异能躺赢
  • 假如地球科技树点歪了
  • 假如地球的科技树走歪了
  • 地球科技树点歪了